教学目标
知识目标
- 了解AI绘画工具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
- 理解绘画提示词的作用
- 知道如何用文字描述来引导AI生成图像
能力目标
- 能够使用简单的AI绘画工具
- 输入提示词生成图像
- 初步掌握绘画提示词的技巧
情感目标
- 感受AI绘画的神奇和趣味性
- 激发艺术创作的兴趣
- 培养想象力和语言描述能力
教学内容
情境导入(5分钟)
教师展示几幅风格各异的画作(可以是卡通、水彩、油画等),提问学生:"这些画是谁画的?"引发学生猜测。然后揭示答案:"这些画其实是由AI画出来的!"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惊叹。
工具介绍(10分钟)
教师介绍常用的AI绘画工具(如Midjourney、Stable Diffusion的简易版,或儿童友好型绘画应用等),说明这些工具操作简便、功能强大,只需输入文字描述就能生成图像。
通过屏幕投影演示工具的界面:输入提示词的对话框、生成按钮、调整参数的选项等。简单演示一个案例:输入"一只可爱的猫坐在月亮上,水彩画风格",点击生成,展示AI输出的图像。
提示词讲解(10分钟)
结合刚才的演示,讲解绘画提示词的概念和结构。告诉学生,提示词就像是告诉AI"画什么"和"怎么画"的魔法指令,它决定了生成画作的内容和风格。
主体元素:画面的主要对象(如"一只可爱的猫")。
细节描述:对象的特征(颜色、动作等,如"蓝色眼睛、红色毛发")。
场景和背景:画面的环境(如"在森林里""站在月亮上")。
艺术风格:绘画的风格或媒介(如"卡通风格""水彩画""油画")。
学生实践(20分钟)
学生使用AI绘画工具进行实践创作。教师布置任务:"请大家设计一个提示词,让AI画出你想象中的画面。"鼓励学生大胆想象,可以是动物、人物、幻想场景等。学生独立思考自己的画面内容,然后尝试将其转化为文字提示词输入工具中,生成图像。
作品分享与总结(5分钟)
举办一个小型"AI画展"。邀请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AI画作,并描述他们的提示词和创作思路。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,肯定他们的创意和对提示词的运用,同时指出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。
教学资源
学生产出
完成本节课后,学生能够:
- 完成至少一幅AI生成的个性化画作
- 记录所用的提示词和生成的图像
- 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提示词设计
课后任务
-
我的AI艺术创作
用今天学到的提示词技巧,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AI绘画作品,可以是动物、人物或幻想场景。
-
提示词改进挑战
尝试用不同的提示词描述同一个场景,看看AI生成的图像有什么不同,记录你的发现。
-
分享你的作品
把你的AI绘画作品分享给家人和朋友,向他们介绍你是如何用提示词指挥AI创作的。
教师提示
- 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设备和稳定的网络
- 提前熟悉所用的AI绘画工具
-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,不要限制创意
- 提醒学生保存自己的作品和提示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