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目标
知识目标
- 了解故事发展、高潮和结局的创作技巧
- 掌握如何使用AI工具辅助情节完善
- 学习如何修改和优化故事内容
能力目标
- 能够利用AI工具发展故事情节
- 设计引人入胜的故事高潮
- 创作合理且有意义的故事结局
情感目标
- 培养对故事创作的持续兴趣
- 提升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
- 体验完成作品的成就感和满足感
教学内容
故事发展技巧(10分钟)
教师讲解故事发展的关键技巧:
冲突设计:介绍如何在故事中设置冲突,推动情节发展(如人物与自身、人物与他人、人物与环境的冲突)。
悬念营造:讲解如何通过提问、延迟解答等方式制造悬念,保持读者的兴趣。
节奏控制:教授如何控制故事的节奏,平衡紧张和舒缓的部分。
AI辅助情节发展(15分钟)
教师演示如何使用AI工具辅助情节发展:
情节拓展:教授学生如何基于故事大纲,使用AI工具生成更多情节细节(如"主角遇到了什么困难?""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?"),丰富故事内容。
冲突升级:指导学生如何利用AI工具设计故事冲突的升级过程,让情节更有张力(如"主角解决了一个问题后,又遇到了更大的挑战")。
高潮设计:教授学生如何使用AI工具辅助设计故事高潮部分,突出故事的核心主题(如"主角如何在关键时刻做出选择,解决最终问题")。
绘本插图设计(15分钟)
教师讲解绘本插图的重要性及设计方法:
插图作用:说明插图不仅能美化故事,还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情节和人物情感。
关键场景选择:指导学生选择故事中的关键场景(如开头、高潮、结局)进行插图设计。
AI绘画技巧:复习AI绘画提示词技巧,强调要准确描述场景、人物特征和艺术风格(如"一只白色的小兔子和一条蓝色的巨龙站在魔法森林里,手中捧着一颗发光的星星,卡通插画风格")。
绘本制作与分享(20分钟)
教师介绍绘本制作工具和步骤:
工具选择:推荐适合小学生使用的简单工具(如PPT、Canva等),演示基本操作方法。
排版技巧: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文字和图片的位置,确保页面美观且易于阅读。
分享与点评:组织学生进行绘本分享会,鼓励学生朗读自己的故事并展示插图,教师和其他同学给予积极反馈。
教学资源
学生产出
完整故事绘本
一本包含原创故事和AI生成插图的个性化绘本(电子或纸质均可)。
故事分享
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绘本故事,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反馈。
课后任务
- 将课堂上制作的绘本带回家,给家人讲述你的故事。
- 根据家人的反馈,对绘本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。
- 尝试用AI生成更多风格的插图,为绘本添加新的视觉效果。
- 和同学交换绘本,互相学习和借鉴创作经验。
教师提示
故事完善:关注学生对故事结构的理解,引导他们按照"起承转合"的逻辑梳理情节。对于AI生成的不合理内容,鼓励学生大胆修改,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。
插图设计:提醒学生在使用AI绘画工具时,要准确描述场景和人物特征,同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,不要上传真实人物的照片。
绘本制作:选择简单易用的工具,避免学生因技术问题而影响创作热情。鼓励学生发挥创意,添加个性化的装饰元素。
分享环节:创造轻松愉快的分享氛围,肯定每个学生的创意和努力,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