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目标
知识目标
- 了解AI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
- 掌握AI的主要特点和工作原理
- 认识常见的AI应用场景及其影响
能力目标
- 能辨别生活中的AI应用
- 初步理解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
- 能完成简单的AI互动实验
情感目标
- 激发对AI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
- 培养理性看待AI发展的态度
- 树立正确的AI伦理价值观
教学内容
1
科幻故事与AI魅力引入(10分钟)
通过经典科幻故事或电影片段(如《星际穿越》、《人工智能》)引入AI概念,引发学生思考:什么是AI?AI能做什么?为什么我们需要AI?
2
AI应用展示与原理解释(15分钟)
展示日常生活中的AI应用(如语音助手、人脸识别、智能推荐等),并进行简单原理讲解,帮助学生理解AI如何"思考"和"学习"。
语音助手:如何识别语音指令并做出回应
人脸识别:如何通过算法比对人脸特征
智能推荐:如何根据用户行为预测喜好
3
简易机器学习实验实践(25分钟)
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机器学习实验(如使用在线工具训练图像分类模型),亲身体验AI学习的过程。
实验步骤:选择训练图像→设置模型参数→开始训练→测试模型→分析结果。通过实践让学生理解机器学习的基本流程。
4
AI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(10分钟)
梳理AI发展的关键里程碑(如深度学习的突破、大型语言模型的出现等),并引导学生探讨AI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可能带来的影响。
教学资源
学生产出
完成本节课后,学生能够:
- 解释AI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点
- 列举至少5个生活中的AI应用场景
- 完成一个简单的机器学习实验并分析结果
课后任务
-
AI应用调查
调查家里或身边的AI设备和应用,记录至少3个,并分析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。
-
未来AI畅想
发挥想象力,写一篇短文或画一幅画,描述你希望未来AI能实现的功能。
教师提示
- 提前准备好AI应用演示设备和实验平台
- 注意控制课堂节奏,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
- 鼓励学生提问,及时解答疑问,激发探索精神
- 引导学生辩证看待AI的利弊,培养正确的价值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