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目标
知识目标
- 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
- 认识AI动画生成的技术特点
- 掌握将静态图像转换为动态动画的方法
能力目标
- 能使用AI工具制作简单动画
- 能为绘本添加动画效果和音效
- 能讲述连贯的动画故事
情感目标
- 体验动画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
- 培养故事叙述和视觉表达能力
- 激发创新思维和艺术创造力
教学内容
1
动画绘本欣赏与分析(15分钟)
播放几个优秀的动画绘本案例,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画绘本的特点:角色动画、场景转换、音效配合、叙事节奏等。
思考问题:这些动画绘本是如何让静态图像"活"起来的?静态绘本和动画绘本在讲述故事方面有什么不同?
2
AI动画工具介绍与演示(15分钟)
介绍AI动画生成的原理和常用工具。教师演示如何使用AI工具将静态图像转换为动态动画:上传图像、设置动画参数、添加音效和字幕等。
示例:将一幅描绘森林场景的静态图画转换为动态动画,添加微风吹动树叶、小鸟飞翔等效果,配合自然音效。
3
绘本动画创作实践(20分钟)
学生使用之前创作的绘本作品(或选择提供的绘本素材),使用AI工具将其转换为简短的动画绘本。教师提供以下步骤指导:
- 选择绘本中的关键页面
- 为每个页面添加适当的动画效果
- 添加过渡效果使页面之间流畅连接
- 添加背景音乐和音效增强氛围
- 添加字幕讲述故事
4
动画展映与评价(10分钟)
举办小型动画展映会,学生分享自己的动画绘本作品,说明创作思路和动画设计理念。教师和其他学生从动画效果、故事表达、创意等方面提供反馈和建议。最后教师总结AI动画创作的要点和技巧,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更多动画创作的可能性。
教学资源
学生产出
完成本节课后,学生能够:
- 使用AI将静态图像转换为动态动画
- 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
- 创作有情节的动画绘本
课后任务
-
完整动画绘本制作
将本节课未完成的动画绘本继续完善,制作一个完整的动画绘本故事,长度3-5分钟。添加适当的音效、音乐和字幕,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。
-
动画风格探索
选择一种你感兴趣的动画风格(如手绘风格、剪纸风格、3D风格等),研究它的特点和制作方法,然后尝试用AI生成这种风格的动画片段。
教师提示
- 准备好AI动画工具账号,确保网络连接稳定
- 提醒学生动画文件可能较大,注意保存和分享方式
-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,尝试不同的动画效果
- 在展映环节,引导学生关注动画的叙事效果和创意表达